北化介绍
North The introduc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化工大学人才优势

北京化工大学人才优势
评价中心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科技人才优势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内化学和化工行业的人才培养重要基地,形成了从本科生教育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

北京化工大学由3个校区组成,东校区位于北京北三环东路,西校区坐落于北京紫竹院公园,北校区在昌平区。学校现有教职工2298人,其中专任教师1106人,正、副教授781人,两院院士7人,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专家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1人、讲座教授2人,“973”首席科学家8人次,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奖者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71人。

学校现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96个硕士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门类,10个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50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评价中心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

(一)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
中心拟实行理事会指导下的中心主任责任制,另设立专家委员会提供技术指导和专家支持。
理事会由石化和化工行业大中型企业、重点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学会)和有重大影响力的个人组成。理事会设副理事长若干、理事若干。理事会下设秘书处,负责理事会和专家委员会日常事务性工作,秘书处设在北京化工大学,秘书长为刘广青院长,设副秘书长2-3人,秘书5人。
专家委员会由行业节能和绿色发展领域,以及相关各领域的专家组成,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由谭天伟院士出任委员会主任,由行业各领域专家出任副主任委员、委员。
中心设中心主任1人,由理事会秘书长兼任;副主任若干人。主任、副主任直接领导下属各部门,联系各实验室和研究所。中心拟设固定人员70人,其中研究人员58人,技术人员6人,管理人员6人。
理事会、专家委员会、中心各部门、实验室、研究所的组成具体如下。
1、理事会单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石化节能技术服务中心、
中国海油节能减排监测中心、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中国氯碱工业协会、中国化工环保协会、
北京中化联合认证有限公司、鲁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中国通用咨询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国化石油和化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评价中心中心主要人员情况

谭天伟,北京化工大学校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国家何梁何利奖获得者,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科技奖学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生物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酶工程学会理事。国家生物化工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生物反应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生物材料、生物化工,以第一获奖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9项。
戴黎明,北京化工大学能源学院院长,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大分子科学与工程系首席教授,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Fellow,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其研究领域包括聚合物和纳米材料的合成组装及其在能源和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授权或申请专利30余项,荣获美国科学研究荣誉协会颁发的乔治·诺兰研究奖。
高正明,北京化工大学流体混合与反应器工程研究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兼任中国颗粒学会理事、《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编委。长期从事流体混合与反应器工程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开发,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张瑞红,北京化工大学生物质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终身教授。研究领域为环境污染控制及有机废物资源化,曾荣获美国农业与生物工程师国际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美国农业与生物工程师协会New Holland青年科学家奖,美国国家环保署环境奖。
杨卫民,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北京市“新星计划”入选者,兼任中国塑料加工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自动化分会委员等。研究领域为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及装备,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9项、授权发明专利52项、PCT国际专利4项、“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孙晓明,北京化工大学能源学院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研究领域包括无机纳米结构的分离与组装、碳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结构的合成与分离、氧化物阵列结构的调控与光电性能,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刘广青,北京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北京化工大学生物质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清洁炉灶联盟执行秘书长,国际清洁炉灶区域测试与知识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清洁能源转化和利用,曾主持国家863、“十二五”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世界银行、联合国基金会课题等20余项。
余乐安,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首届“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化工安全管理、决策控制、商务智能、大数据挖掘、经济预测与金融管理等。获得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运筹应用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曹达鹏,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环保和储能用新型材料的分子设计及实验制备、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实验及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曾获Elsevier“SCOPUS 青年科学之星”新星奖、教育部高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石 峰,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介观构筑基元的运动和组装,曾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庄仲滨,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导,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以新能源材料为主要研究方向,主要针对高性能燃料电池和电解池催化剂的开发、电催化机理、以及纳米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学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张 磊,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导,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主要从事有机共轭小分子、单分散低聚物、高分子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评价中心管理运行机制

中心拟实行理事会指导下的中心主任责任制,另设立专家委员会提供技术指导和专家支持。中心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注意吸收国内外优秀人才,鼓励公平竞争,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产生高水平创新成果的人文环境。具体包括:
1、健全与完善规章制度。借鉴同类型国家评价中心的成功经验,结合本中心的具体情况,加强本中心规章制度的建设,主要包括:项目管理制度、专家委员会章程、技术研发与评价制度、中心内部审核管理制度、培训管理制度、财务报销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等。在中心未来的建设工作中,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个规章制度,保证评价中心运行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2、管理工作制度化。中心日常运行管理工作由中心主任、副主任负责。中心主任的职责包括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在专家委员会的监督下,主持技术评价中心的日常工作,制定中心的发展计划。中心每年编写重点实验室年报,每年举办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加强实验室的宣传,充分利用网页、展窗等硬件条件,将技术创新、项目进展、承担国家重大科研计划、科研成果等情况及时展出与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中心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定期召集部门负责人联系会议;中心运行经费管理工作;上级领导部门下达给重点实验室的一般性工作及对内对外联络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基本做到科学有序,人员岗位职责明确,资料完整。
3、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作用,加强技术交流。中心将成立以院士和知名学者为主的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设委员会主任和秘书处,定期召开专家委员会会议,注意汲取专家委员会对中心机构的整合、研发方向的凝炼、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平衡、突出优势与特色、加强机构建设、注意成果的宣传与提升、加强学术交流、加强外部环境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的建议和指导,引导和督促中心的正常发展。
4、营造严谨公正的技术评价工作氛围。中心严格遵循相关技术评价法规,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过程控制体系,确保安全评价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坚持“客观、公正、严谨、科学”的质量方针,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采取非歧视性原则,平等地面向社会所有评价项目委托单位,不以超出国家规定的程序妨碍或阻止委托人的委托要求,不附加任何经济的或其他的条件,不受委托单位规模或集团成员的条件限制,也不受已评价单位数量的限制。


公司地址:东莞市虎门镇南栅社区文明路十七巷一号三楼       联系电话: 0769-85028048 / 0769-85183060         邮 箱: 13602352479@163.com